区乡信息

【两学一做 重拾自信】一份检讨书

发布时间:2017-06-23 文章来源:中共沙县纪律检查委员会

  “这是我的检讨书,我已经深刻的认识到了自身的错误和不足,谢谢你们的约谈提醒。”小陈拿着检讨书交到了镇纪委书记面前。
  这事情还要说到今年3月,有群众到镇纪委反应从村里到镇政府办事,镇干部小陈的工作态度极其不好,对办事村民敷衍了事,没有切实帮助群众解决问题。
  接到群众反应,我心中不免着急起来,看似不大的问题却损害了我们人民政府在百姓心中的形象,于是我拿出《来访人员记录簿》,“老乡,您别生气,先在这做个登记,我马上了解下情况。”
随后我立即向镇纪委书记反应了这件事。镇纪委书记说:“你先去找小陈了解一下情况,让乡亲们先在我这里喝喝茶。”
  我立刻打电话给小陈,约他到谈话室了解情况。因为都是年轻人,平常我和小陈关系也比较好,但我明白这次谈话无关“友情”,我代表的是镇纪委。
  小陈到谈话室看见是我,就嬉笑着说:“看好多人来过,自己来的感觉还真的不一样。”
  我严肃地对他说:“我这次是代表镇纪委找你的,请你认真对待。你有没有觉得你最近在工作上有什么不足的?”
  看我这么严肃,小陈也收了收表情:“没有啊,我的工作一向很认真,没有出差错的。”
  我接着问:“我知道你业务能力强,工作认真负责,但是对乡亲们呢?”
  小陈愣了一下,红脸着说:“我明白了,你是说上周末的事情吧?当时是周末值班,我手头上正好做着些繁琐的工作,有几个人来咨询一些不属于我业务范围内的事情,我就和他们说了下周再来,但是他们出去了一下,又回来问这事,我就有点不耐烦了,叫他们去找别人,可能语气是不大好,我自己回想起来也觉得不大合适。”
  听完小陈的讲述,我接着说:“我们是镇政府的干部,是为民服务的,一定要勤政务实、敢于担当,绝对不能不作为或慢作为,在工作岗位上的一举一动不是单纯的个人行为,而是代表着党和政府的形象。”
  看到小陈开始低下了头,我趁热打铁:“作为党员,你更应该讲规矩、守纪律,不能把情绪带到工作中,更不能因为个人情绪影响工作态度和积极性,你看黄秀泉同志在田间工作几十年,成天都是和水稻打交道,也没有感到工作厌烦,工作期间还与病魔做着斗争不惧危险地在第一线工作。同样是党员,你怎么能因为工作上的事情就产生情绪,还对乡亲们不友好呢?”
  小陈点了点头说:“嗯,这事是我的不对,我一定改正。”
  看到小陈的态度,我会心地说:“这件事情虽然不构成违法违纪,但绝对不能轻视,现在要求全面从严治党要向纵深发展,对党风政风的监督也会越来越严。”说着我就拿出《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情况汇总表》边做登记边说:“对全镇的党员、干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我们是发现一个谈一个,我们的约谈已经成为了一种常态,既然我们发现了这个问题,就要对你进行提醒谈话,让你及时认识到自身不足,能够及时改正。”
小陈抬起头看着我说道:“嗯,通过这次谈话我认识到了自身的错误,以后会多加注意,事事都做到自我把控。”事后,小陈还主动向镇纪委书记做了检讨,说明事情经过和深刻认识,并向那天来办事的乡亲们致歉。
   前段时间,在镇政府机关党支部召开“两学一做”专题组织生活会上,小陈拿出检讨书和大家交流说:“我是一个‘性情中人’有时候做事会带点个人情绪,如果没有这次乡亲们的反映,没有镇纪委同志的约谈,我也不会深刻认识到一点小情绪带来的不良后果,在以后的工作、生活过程中请大家多多监督,批评指正。”
  一份检讨书也让我感触颇深,作为公职人员,再小的行为也是代表着党和政府,再小的情绪也不能带入工作当中。守纪律、讲规矩、对党忠诚、干净做事、敢于担当是每一个党员干部应尽的义务和责任。随着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向纵深发展,规章制度不断完善,身为镇里的纪检干部,更要起到带头作用,把规章制度学深悟透,充分发挥监督执纪问责的工作职能,通过“咬耳扯袖” 甚至“当头棒喝”式的提醒谈话、批评教育工作的常态化开展,给干部都树立起“红线” 意识,敲响警钟,对违规违纪情况坚决处理。纪委对干部的提醒谈话不是束缚行动,而是为行动保驾护航;不是没事找事,而是事事谨慎。镇纪委在用自身行动落实着监督责任,诠释着“忠诚、干净、担当”。(作者系沙县青州镇纪委委员肖振宇)

返回顶部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