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市要闻
三明:市县联动巡察 精准发现问题
从2016年12月开始,福建省三明市全面推开市县巡察工作,目前已巡察486个单位的党组织,向被巡察单位提出整改意见695条,向市县党委有关职能部门提出建议153条,移交问题线索131件,156人被立案审查,已给予党纪政纪处分80人,移送司法机关36人,起到很强的警示震慑作用。
一盘棋推进 打通“神经末梢”
三明市把巡察作为党内监督的重要方式,紧盯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和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六项纪律”等方面问题,监督触角从市(县)直单位、乡镇延伸至村级党组织和市(县)属企业,采取“常”“专”结合,创新联动巡察、提级巡察、交叉巡察等方式,实现市县联动巡察。
该市建立市县巡察一体化工作格局,紧扣重点人、重点事和重点问题,制定“作战图”,精准发力,哪里问题集中就巡察哪里,谁问题突出就巡察谁。
今年2月,大田县派出巡察组对均溪镇开展巡察,发现该镇城东村原党支部书记刘春雷、原村委会主任刘青晓存在违纪问题。线索移交县纪委调查后,两人受到开除党籍处分并被移送司法机关。
向全面从严治党“最后一公里”发力,是三明市运用巡察监督打通基层末梢的生动例证。据了解,2月21日,三明市首轮市县联动巡察派出18个专项巡察组,剑指“蝇贪”“村霸”,一批侵害群众利益的“微腐败”问题相继得到了有力查处。目前已移交问题线索184件,党纪政纪立案43人,移送司法机关11人。
一揽子管用举措 打好“组合拳”
“对河东村原党支部书记谢晓玲等4人的查处,在贫困山区的小镇引起不小的震动。”6月1日,建宁县濉溪镇纪委书记余小青说。
今年2月,三明市委巡察组延伸巡察期间,发现建宁县濉溪镇河东村党支部书记谢晓玲等4人私分该村集体征地补偿款的问题。之后,县纪委根据移交问题线索展开调查,查实谢晓玲等4人违反群众纪律,挤占挪用扶贫资金,还存在其他违纪行为。4月,谢晓玲等4人受到开除党籍处分,涉嫌犯罪问题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将巡察监督“触角”延伸至乡村一级。三明市将扶贫领域作为巡察监督重点,对主体责任落实、扶贫政策落实、资金使用管理等情况开展“机动式”巡察,实现监督全覆盖。
“既要抓常规巡察,又要抓专项巡察,统筹安排、灵活机动,区分轻重缓急、把握节奏步伐。”三明市纪委负责人表示,以问题导向来倒逼,以解决问题来推动,以此形成一套市县巡察“组合拳”。
梅列区运用“望、闻、问、切”工作法,运用大数据采集和分析,从被巡察单位财务账、日常档案管理中查出问题,增强巡察发现问题的精度和力度。目前,该区一名副区长候选人黄某某涉嫌违纪问题被巡察发现,经纪检机关调查后,给予其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取消其副区长候选人资格。
号准“脉”,才能查准“病”。泰宁县立足前期专项检查情况,通过巡察发现朱口镇龙湖村原村委会主任童本东等5人到外地公款旅游问题。4月18日,县纪委给予童本东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其他相关人员受到党内警告处分、批评教育处理,相关费用被追缴。
一体化成果运用 按下“快捷键”
三明市强化巡察成果运用,每轮巡察结束后5个工作日内听取并研究推动巡察整改事项,推行“整改报告承诺书”和问题清单、工作台账、定期督查、对账销号等“一清单三制度”,明确整改时限和具体要求。
市委巡察办负责人说,去年对市水利局专项巡察后,已有13名党员干部被立案审查。巡察对与民生密切相关的农林水扶贫领域触动很大,数十名党员干部主动向纪检监察机关说明问题。
三明市委巡察组针对福建一建集团有限公司腐败案件暴露出的问题开展专项巡察,发现了该公司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等问题,并将问题线索移交市纪委处理,责令该公司党员补交党费14.92万元;该公司党委负责人与公司原纪委书记因履责不到位,分别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和党内警告处分。
“我们采取专项督查、执纪审查、巡察整改等方式,实现一体化成果运用,推动问题整改和线索查办,发挥震慑作用。”市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相关负责人说,市县联动巡察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按下了“快捷键”。(叶水江 张锋 邓湘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