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市要闻
三明:“三增一减”打造政治生态绿水青山
近年来,福建省三明市纪委监委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探索惩治、制度、教育的融合贯通,采取“三增一减”做法,即增加惩腐效能、监督合力、拒腐定力和减少心理负荷,打通“三不”的内在联系,通过有力靶向监督,精准发现处置问题,提升治理腐败效能,统筹联动、同向发力、效应叠加,推动政治生态“绿水青山”。 “准确把握反腐败斗争中纠正与防范、治标与治本、阶段性与连续性的关系,树立系统思维,坚持整体渐进与局部突破相结合,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反腐败斗争,依规依纪依法履行职责,一体推进‘三不’机制综合效应充分彰显。”该市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 坚持“严”的主基调,该市紧盯“关键少数”精准惩治不松劲,严肃查处了一批等有影响力的案件,同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盯扶贫、民生、涉黑涉恶腐败、移风易俗和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深挖细查,严惩“蚁腐”“歪风”,以严的手段划清“不敢”的“红线”,为“不能”“不想”提供坚强后盾,有力增强一体推进“三不”效能,确保纪法有威、制度有力、教育有效。 在构建一体推进“三不”体制机制中,该市注重顶层谋划,通过加强制度建设,统筹运用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察监督的“四项监督”力量,攥紧监督“拳头”,建立与检察、公安等机关的协作配合和涉黑涉恶背后“五类问题”清查协作等纪法、法法衔接机制,提升派驻机构重要问题线索处置、重点案件查办、重大专项监督、政治生态研判等工作质效,推动监督检查室与巡察机构的深度协作,强化市县乡联动监督,把日常监督拓展延伸到基层一线,以强有力监督,推进党员干部“不能腐”,提升基层治理水平,着力打造政治生态“绿水青山”。 既要划清“红线”、又要扎紧“藩篱”,该市聚焦政治效果、纪法效果、社会效果有机统一,充分运用案件治本资源,常态开展“一季一警示”、以案促改,紧盯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重点领域、重大工程、关键岗位开展专项整治。针对典型案件中暴露出的行业性、系统性、领域性问题,用好纪律检查建议、监察建议有力武器,做深查办案件“后半篇文章”,做实同级同类干部警示教育。 同时,该市还把严管厚爱和激励约束抓在经常、融入日常,通过澄清正名、严查诬告、回访教育等方式,精准把握运用“四种形态”,旗帜鲜明“为干事者负责、为担当者担当”,保护有为干部“辛苦不心苦、流汗不流泪、压力不压抑、干事不出事”。 “我们针对监督检查、审查调查、日常监督和巡察监督中发现的突出问题和查处的重要案件,及时发出纪律检查和监察建议,推动有关单位建章立制,填补‘漏洞’,同时还为受到不实举报的党员干部澄清正名、撑腰鼓劲,对受处分人员开展回访教育,激励他们在新时代有新担当新作为。”该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三明市纪委监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