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乡信息

大洛镇纪委:一线监督 让乡村面貌“靓”起来

发布时间:2022-08-05 文章来源:大洛镇纪委

  “以前柴火杂物乱堆乱放,确实也很不美观,现在统一归放后,家门口变得整齐干净了,自己感觉也舒服多了。”一户村民高兴地说道。

  自创建文明城市百日攻坚战役打响以来,沙县区纪委监委将其作为“一月一清单”监督重点,大洛镇纪委按照清单内容,发挥一线“探头”作用,采取“不打招呼、不定路线、随机抽查、实地检查”的方式,开展集镇管理、乡村环境、文明实践等攻坚行动监督,形成了“问题随手记、提醒及时做”的监督机制。

  “我们在现场督查时发现你村沿街有住户门前柴火堆积,影响周边邻居,希望村‘两委’切实扛起人居环境整治责任,尽快把问题整改到位……”

  大洛镇纪委在一次走访过程中发现杂物堆放问题,第一时间将情况反映给村书记,协同村干部主动来农户家中,开展宣传动员工作,引导农户清理柴草杂物,对堆积多年及无主、弃置的柴草,采取集中清理或统一转移进行彻底清理。同时,对沿街店面讲解“门前三包”责任范围、内容和要求,进一步巩固“门前三包”整治成效。

  发现问题是基础,整改问题是关键。大洛镇纪委始终坚持挺纪在前,迅速行动、主动作为,发现镇域内宣传标语过时、老旧但未及时更换等问题,镇纪委精准运用“第一种形态”,对创城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发出整改通知函,推动形成发现问题、整改问题、杜绝问题的监督闭环,持续倒逼责任落实。

  随着创城进入攻坚阶段,镇纪委对照创城政策标准,督促开展人居环境整治10次,着力解决卫生死角、僵尸车违停等问题,对流动摊点等情况进行劝导5次,清理街道周边小广告15处,清理各类垃圾35车次、处理乱堆乱放21处、劝导违规摆摊6处,进一步巩固整改成果,推进创城提质增效。

  乡村面貌的改善不仅需要“硬措施”,还需要“软文化”。大洛镇纪委立足监督职能,督促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加快建设,发挥阵地作用,开展党的政策、移风易俗、科普宣传等文明实践活动8次,并成立全市首支少数民族志愿者服务队,开展环境整治、政策宣讲、诉求收集等志愿活动,在显著位置悬挂公益广告36条,让文明浸润乡土、让文化滋养乡情。(大洛镇纪委)

 


返回顶部 打印 关闭